Western blot檢測實驗常見問題原因及解決方法(中)
來源/作者:普拉特澤-生物醫(yī)學整體課題外包平臺
Western blot(蛋白質(zhì)免疫印跡)實驗操作常見問題原因及由普拉特澤生物旗下生物科研培訓品牌《春風學院》總結分享,普拉特澤生物提供線下WB實驗外包與實驗理論實操的線上下培訓,實驗真、周期短、人才廣、技術高!
上篇咱們分享了Western blot實驗結果中背景較高、無目的條帶兩個常見問題都還記得嗎?不記得可點擊《Western blot檢測實驗常見問題原因以及解決方法(上)》回去復習哦~那這篇們繼續(xù)總結學習吧~
常見問題一、Western blot實驗結果中雜帶較多
原因1: 目的蛋白有多個修飾位點,如磷酸化位點、糖基化位點、乙酰化位點等,本身可以呈現(xiàn)多條帶;
解決方法:WB實驗前查閱文獻或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,獲得蛋白序列的修飾位點信息,通過去修飾確定蛋白實際大小。
原因2:實驗檢測的目的蛋白有其它剪切本;
解決方法:查閱文獻或生物信息學分析可能性。
原因3:樣本處理過程中目的蛋白發(fā)生降解;
解決方法:WB檢測的蛋白樣本加入蛋白酶抑制劑同時樣本處理時在冰上操作。
原因4:上樣量過高,太敏感;
解決方法:盡量減少上樣量,注意觀察。
原因5:一抗不純或特異性不高;
解決方法:純化抗體,或者重新選擇或制備高特異性的抗體。
原因6:一抗或者二抗?jié)舛绕撸?/span>
解決方法:降低一抗、二抗?jié)舛取?br/>
常見問題二、Western blot實驗結果中條帶大小與理論值位置不符
原因1:Marker指示大小偏差;
解決方法:WB實驗中選擇合適的預染Marker,并與非預染Marker 對比,觀察差異大小。
原因2:瓊脂糖凝膠電泳體系影響;
解決方法:避免邊緣孔的不穩(wěn)定因素,在中間孔上樣,邊緣孔加入等量上樣緩沖液平衡體系。
原因3:翻譯后修飾;
解決方法:查閱文獻,確認蛋白本身是否存在磷酸化或糖基化等修飾。
原因4:翻譯后剪切及異構體;
解決方法:查閱文獻,確認蛋白是否存在多種剪切活性形式。
原因5:蛋白多聚體形成;
解決方法:蛋白二聚體或多聚體形成,在樣本制備過程中,使用新鮮的DTT或β-巰基乙醇,保持蛋白單體狀態(tài)。
原因6:蛋白相對電荷變化;
解決方法:蛋白氨基酸組成不同,某些蛋白所帶電荷未能被帶負電的SDS所覆蓋,導致蛋白遷移率與蛋白大小不成正比。
OK,Western blot實驗常見問題原因以及解決方法中篇就我們就總結完咯,禿頭小寶貝們學會了嗎?希望能幫到在實驗室埋頭苦干的實驗人員,想要詳細學習實驗操作方法的好學者們可點擊《Western Blot實驗理論+實操》觀看學習哦!
普拉特澤更提供包括WB實驗在內(nèi)的更多分子生物學實驗外包與線上下科研實驗操作技能培訓,快來學習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