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PS誘導膿毒癥模型如何模擬不同嚴重程度?(低/中/高劑量指南)
來源/作者:普拉特澤-生物醫(yī)學整體課題外包平臺
普拉特澤生物為廣大生命科學研究人員提供LPS膿毒癥模型,精準控制嚴重程度的劑量指南,本文就跟大家一起繼續(xù)探究LPS誘導膿毒癥模型如何模擬不同嚴重程度的問題~
首先是LPS誘導膿毒癥模型
三大獨特優(yōu)勢:
⑴精準調控:通過μg級劑量調整模擬不同臨床階段
⑵重復性好:實驗間差異系數<15%(CLP模型約30%)
⑶成本低廉:單次實驗成本降低40-60%
二、劑量分級與臨床對應關系
*數據基于C57BL/6小鼠,靜脈注射途徑*
三、標準化建模流程(分步圖解)
1. 輕度模型(1-5mg/kg)
適用場景:早期生物標志物發(fā)現
①操作要點:
選擇低毒性LPS(如Sigma L4516)
腹腔注射(減少操作損傷)
檢測窗口:2-4小時(TNF-α峰值)
②典型數據:
IL-6:150±50pg/mL
體溫下降:0.5-1℃
存活率:100%
⒉中度模型(10-15mg/kg)
黃金標準:抗炎藥物評價
關鍵技術:
靜脈注射(尾靜脈,100μL/20g)
聯合D-半乳糖胺(增強肝損傷)
監(jiān)測指標:
6小時血清ALT>80U/L
肺濕/干重比>4.5
成功率提升技巧:
使用恒溫注射器(37℃)
注射后30分鐘補液(生理鹽水1mL)
3. 重度模型(20-30mg/kg)
應用方向:器官保護研究
必須條件:
①配備生命監(jiān)護儀(體溫、呼吸、心率)
建立人道終點標準:
①體溫<30℃持續(xù)1h
活動度評分≤2(0-5分制)
改良方案:
分次注射(10mg/kg q2h×3次)
聯合缺氧處理(FiO?=15%)
四、4大關鍵驗證指標
炎癥風暴
㈠早期:TNF-α(2h)
㈡中期:IL-6(6h)
㈢晚期:HMGB1(24h)
器官損傷
代謝紊亂
血乳酸>4mmol/L
血糖波動(先高后低)
免疫細胞變化
中性粒細胞CD11b↑
淋巴細胞凋亡率>30%
五、常見問題解決方案
1. 模型不穩(wěn)定的5大原因
LPS批次差異(建議檢測內毒素活性)
注射速度過快(推薦1min/mL)
動物周齡跨度大(嚴格限定8-12周)
環(huán)境溫度波動(維持25±1℃)
晝夜節(jié)律影響(固定上午操作)
2. 劑量反應不顯著的應對策略
⑴改用靜脈注射(避開腹腔巨噬細胞)
⑵增加敏化劑(D-GalN 300mg/kg)
⑶驗證LPS溶解狀態(tài)(超聲處理5min)
六、創(chuàng)新技術應用
1. 精準給藥系統(tǒng)
微泵控釋:模擬臨床進展
器官靶向:肺泡灌洗給藥
納米載體:延長作用時間
2. 智能監(jiān)測方案
植入式體溫芯片
全自動活動度分析
微透析實時檢測
七、產品與服務支持
核心試劑推薦:
超高純度LPS(<0.1%蛋白,貨號:LPS-ULTRA)
多因子檢測芯片(16指標聯檢,貨號:CYTO-16)
模型構建服務(含完整數據報告)
資源下載:
《LPS劑量計算器》工具包
標準操作視頻(4K超清)
物種劑量換算表
技術咨詢:
電話: 18570028002(微信同號)(24小時技術支持)
或者直接掃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