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鼠腸炎造模實驗介紹【腸炎造模外包】
來源/作者:普拉特澤-生物醫(yī)學整體課題外包平臺
大家好!今天普拉特澤是跟大家一起學習一個新的實驗——小鼠腸炎模型構建。炎性腸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腸道疾病,動物腸炎模型構建是研究腸炎的重要手段,普拉特澤生物動物實驗平臺承接多例小鼠腸炎模型外包實驗,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,什么是小鼠腸炎造模,有哪些優(yōu)勢!
炎性腸病是由細菌、病毒或寄生蟲導致的一種慢性腸病,臨床表現(xiàn)主要有腹痛、腹瀉、稀水便等,隨著時間的推移發(fā)生嚴重的并發(fā)癥,動物模型的構建有助于了解腸炎的發(fā)病機制和發(fā)展過程,進一步指導腸炎的治療。一般結直腸炎癥模型構建采用化學誘導或放射等方法,化學誘導方法一般通過對小鼠飼喂一定量的葡聚糖硫酸鈉(DSS)來誘使小鼠產(chǎn)生腸道炎癥。DSS作用后會引起小鼠體重減輕、血性腹瀉、嗜中性粒細胞浸潤等癥狀,該模型常被用來研究微生物群對腸炎發(fā)生的影響。
現(xiàn)行研究中常用的可做拓展釋義類型大約分為:自發(fā)模型、誘導模型(化學藥物誘導:TNBS三硝基苯磺酸,DSS葡聚糖硫酸鈉等、免疫學方法誘導、細胞移植誘導)以及基因修飾模型等。我們最常用的小鼠腸炎模型構建方法為DSS葡聚糖硫酸鈉藥物誘導模型。
葡聚糖硫酸鈉鹽(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, DSS)是一種聚陰離子衍生物,其誘導結腸炎模型的機制雖仍未十分明確,但通常認為與巨噬細胞功能失調(diào)、腸道菌群失調(diào)、DSS對結腸上皮的毒性作用、細胞因子在DSS結腸炎模型的發(fā)病中起重要作用等機制有關。
對比多種UC建模類型,DSS造模的優(yōu)勢如下:
1、癥狀與人類UC高度相似:可用于研究結腸炎發(fā)生機制和藥效研究;
2、成模率高:自由飲用DSS水溶液,簡單易行、重復性強;
3、可構建多種結腸炎模型:急性結腸炎、慢性結腸炎,還可以聯(lián)合AOM構建結腸炎相關性癌癥(CAC)模型;
4、適用于多種屬動物造模:小鼠、大鼠、斑馬魚、豬、果蠅等;
5、安全性高:DSS可被自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降解,對環(huán)境安全。
那腸炎動物造模的介紹我們就講完啦, 炎癥性腸炎的病因、發(fā)病機制等在研究中尚不明確,因此大量腸炎動物模型被應用于此項研究,如果您也致力于腸炎的相關研究,普拉特澤生物可以為您提供大小鼠腸炎的模型構造外包服務,下期給大家分享小鼠腸炎模型的實驗步驟~下期見!